8月1日上午,我校赴陕西西安“青承薪火·承韵筑梦”非遗皮影传承实践团出征仪式暨行前培训于格物楼219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明确实践目标、部署行程安排、强调安全纪律,为即将启程的西安古城非遗皮影探访之旅奠定坚实基础。
阳光透过窗棂洒入会议室,出征仪式正式启幕。实践团成员身着统一队服,精神饱满,整齐列队。青春朝气与传承重任在此刻交汇,标志着一段深入古城、探寻非遗的实践之旅拉开帷幕。
实践团指导老师王珂在动员讲话中强调:“西安是一座活态的文化宝库,其独特的建筑肌理与精湛的非遗技艺承载着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密码。”她希望全体队员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沉下去”深调研,用脚步丈量街巷,用心聆听传承人口述,详实记录皮影技艺精髓、历史源流与文化内涵;二要“活起来”广传播,创新表达方式,让“养在深闺”的非遗瑰宝焕发时代光彩,走进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三要“融进去”促传承,以青春热情与智慧担当文化守护者责任,激活历史记忆,使其成为滋养民族精神、凝聚文化认同的鲜活力量。
实践团成员赵珂萌结合皮影非遗视频学习内容,强调队员应做好“三重角色”:一是忠实“记录者”,运用影像与文字原真保存非遗风貌;二是智慧“创新者”,结合个人兴趣爱好与专业所学,为皮影非遗产业创新发展献计献策;三是热情“传播者”,善用新媒体讲好皮影故事,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
随后,实践团成员张淇渤公布了详细实践路线:团队将从学校出发,依次探访西安各大非遗体验点及博物馆,逐步追寻非遗皮影足迹;寻访皮影老艺人,进行跨越千年的生动对话;参与皮影制作实践,为守护非遗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行前培训环节,指导老师王珂重点强调了安全与文化尊重事项,指出“安全为基,细节为要,安全是实践的生命线!”结合往期实践经验,提出三大核心要求,安全防护:活动全程配备急救包,严格执行“每日安全零报告”制度;文化尊重:拍摄皮影老艺人及文物需事先沟通,严禁使用闪光灯;团队协作:成立宣传、技术、后勤等专项小组,确保实践高效运作。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探索,更是土木学子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论述的青春行动。
本次出征仪式暨行前培训的成功举行,为“青承薪火·承韵筑梦”非遗皮影传承实践团即将开启的西安之行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筑牢了安全防线。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所肩负的文化传承使命,将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深入古城,让非遗的光芒穿透时光,照亮传统文化传承之路。青春与文化的交融,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华彩。非遗传承的新篇章,正由这支青春力量奋力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