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大学术科创讲堂首期开讲: 探索柔性玻璃技术与科研创新之路
10月30日晚,由学校科研处主办、材料工程学院承办的“陕西工大学术科创讲堂(第1期)”在渭城校区学术会堂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以“打破刻板印象:柔性玻璃的‘柔实力’与大学科研初体验”为主题,特邀材料工程学院侯延升博士担任主讲,吸引了40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科创讲堂由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郝平主持。
搭建产学桥梁,助力高职人才培养。活动伊始,主持人郝平在开场致辞中阐述了学校“学术科创讲堂”的设立宗旨。该系列讲堂旨在为高职学生提供了解行业前沿动态的平台,搭建连接课堂教学与职业实践的桥梁。讲堂秉持“新知·智汇·分享”理念,通过引入产业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
聚焦材料前沿,分享技术创新实践。本期讲堂重点围绕“柔性玻璃”这一新材料展开。侯延升博士结合自身科研经历,系统讲解了柔性玻璃的技术原理、应用前景及产业发展现状。他特别分享了在山东济宁主持开发国内首条柔性玻璃生产线的重要成果,实现了玻璃一次热拉成型厚度0.05mm的技术突破。目前,侯博士团队正与彩虹集团合作推进0.03mm实验线的研发,致力于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国产柔性玻璃材料的创新发展。
激发科研热情,鼓励学生投身创新。作为教育部“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和全国优秀职教教师,侯延升博士还结合指导学生获得2020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的实例,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他强调,科研创新并非高不可攀,高职学生同样能在实践中展现才华,为个人职业发展增添亮色。侯博士的分享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信心,激发了大家的创新热情。
现场互动热烈,师生共话科研未来。讲座过程中,师生互动环节气氛活跃。与会学生围绕柔性玻璃的材料特性、技术难点、实际应用场景以及参与科研项目的具体途径等多个方面积极提问,侯延升博士一一给予详细解答。许多参会学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对柔性玻璃这一前沿创新材料有了更系统和深入的了解,更对如何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有了全新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了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动力。
打造学术科创讲堂,助推学校学生科研活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学校迈入职教本科新阶段的重要举措,学术科创讲堂由学校科研处主办,第1期在材料工程学院开讲,未来科创讲堂将持续在各二级学院展开,也将邀请我校更多的青年学者及更多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先进材料等前沿技术开展交流,不断夯实“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育人路径,助力学生职业成长,为职业教育本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学校在学生群体打造学术科创讲堂,旨在构建一个推动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的高水平平台,标志着我校学生科研活动进入新时代。
